指数体系日趋完善 全面监测煤炭市场
近日,在2019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重庆市经信委共同指导,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负责编制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长江中上游(重庆)动力煤价格指数”正式发布,全国煤炭价格指数又添新成员,价格指数体系日趋完善。
填补区域煤炭市场指数空白
据了解,重庆动力煤指数由长协指数和现货指数两部分组成。根据交易量和市场活跃度兼顾的原则,发布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三个标准规格品,现货指数选取果园港为基准港口,数据采集自重庆区域内电力、冶金、建材、化工、造纸、港口等行业的47家企业,覆盖重庆工业用煤73%的份额;物流中转港口包括万州港、果园港、珞璜港等主要沿江港口,覆盖市场交易份额的80%以上。
“重庆动力煤指数的发布,填补了长江上游区域煤炭市场指数的空白,及时、准确地反映长江上游区域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形成区域动力煤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对引导企业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董事长高暐表示。
据了解,长江中上游区域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是重要的煤炭消费地。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蒙华铁路开通,长江中上游区域煤炭市场格局将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相关单位编制了该指数。它是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继陕西煤炭价格指数后编制的第二个价格指数,也是长江中上游动力煤价格指数分区域、分阶段编制的第一步。下一步,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将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及湖北省能源局的指导下,继续编制发布反映长江中游区域动力煤市场价格变化的湖北动力煤指数。
煤价指数相互印证互为补充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编制和发布了多个煤炭价格指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反映主产地市场的太原、陕西、内蒙古煤炭价格指数,反映中转港市场的秦皇岛煤炭价格指数,反映消费地市场的长江中上游(重庆)煤炭价格指数,以及反映全国综合情况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和中国电煤价格指数。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有关人士表示,长江中上游区域煤炭自给能力不足,属于煤炭净调入区域,煤炭价格受自产煤、铁路以及水路调入煤的综合影响,因此,指数反映对象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据介绍,自煤炭行业双轨制退出历史舞台后,煤炭价格开启市场化进程,煤炭价格指数的定价作用开始显现,特别是2017年以来,煤炭中长协合同开始执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新机制,煤价指数作为浮动价的参考基准,其作用愈发凸显。
“近年来的市场实践证明,用指数定价仍是现阶段的最优选择。通过指数定价,可以使市场交易行为更加公平、公开和透明,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述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的煤炭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市场认可度高,可复制性强。近两年来,该协会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针对性地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各指数都有侧重表现的地理区域和市场类型,既相互印证、又互为补充,全方位地对煤炭市场进行监测,推动实现煤炭供需动态平衡,也很好地满足了各类型市场定价机制的需求。